8月17日晚,成都世园会友谊馆上演流光溢彩的闭幕盛典,第12届世界运动会会旗正式移交德卡尔斯鲁厄市。这场持续32天的体育盛会,以238枚金牌的归属、189个代表团的参与,在巴蜀大地刻下独特的文明印记。
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办赛智慧
组委会数据显示,赛事期间投入智能机器人327台,实现赛事信息实时翻译、物资精准配送等创新服务。在攀岩赛场,AI裁判系统将判罚准确率提升至99.7%;无人机编队每晚在龙泉山上空演绎巴蜀文化图腾,吸引超500万人次线上观看。这种"硬科技"与"软文化"的融合,展现出国内城市办赛的新范式。
体育记者协会主席梅兰妮评价:"成都世运会重新定义了非奥赛事的价值。"赛事特别设置"城市遗产计划",将90%的竞赛场馆改造为全民健身中心,其中东安湖体育公园已承接37场群众性体育活动,惠及市民超20万人次。
体育的跨文化共鸣
在霹雳舞决赛现场,巴选手卡洛斯与日选手山本结为挚友的故事成为佳话。两人通过翻译软件共同设计庆祝动作,将桑巴热情融合。这种超越胜负的友谊,在189场混合组队赛中不断上演。据统计,赛事期间共产生跨友谊对子2300余组,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引发12亿次互动。
闭幕式上,德代表团带来的巴伐利亚民俗表演与四川变脸艺术同台献技,象征着世运精神在欧亚大陆的传承。世运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表示:"成都用包容与创新,为全球体育治理提供了东方方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