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在江苏无锡宜兴太湖水域,一艘通体青绿的巨型平台船缓缓启动作业程序——由中交天航局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套生态清淤绿色智能一体化水上平台“太湖之光”全面投入使用。这艘集五艘作业船于一体的“水上堡垒”,单日清淤能力高达8000立方米,相当于装满100个标准集装箱,标志着国内湖泊生态治理迈入智能化、绿色化新阶段。
技术突破:全闭环作业与智能调控
“太湖之光”由新型智能环保清淤船“太湖浚清2号”、筛分调节船“太湖之光1号”、脱水减容模块船“太湖之光2号、3号”及全球首制的余水处理船组成,五船联动形成从淤泥挖掘、筛分调节、脱水减容到余水净化的全闭合作业链。其核心创新在于全工艺智能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模型实时监控作业过程,动态调整清淤参数,确保高精度微扰动清淤与高效脱水同步进行。余水处理船采用复合水处理工艺,净化后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湖库Ⅲ类标准,可直接排入湖体,从源头杜绝二次污染。
绿色转型:减碳与资源化双赢
平台全流程采用清洁岸电驱动,年减碳量超千吨,较传统燃油清淤设备减排90%以上。清淤产生的泥饼通过技术改良,被转化为湿地修复基质、矿坑复绿填充料及环保建材原料,实现“变废为宝”。据测算,未来6年内,“太湖之光”将在宜兴水域完成超千万立方米清淤任务,相当于为太湖“减负”近4000个标准游泳池的淤泥量,为长三角水生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专家观点:科技自立自强的典范
“太湖之光”总设计师顾明表示:“这一平台不仅承载着生态治理的使命,更凝结着国内疏浚行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从蓝图设计到现实应用,我们探索出一条大型湖泊可持续治理的新路径。”业内人士指出,该平台的成功运行将为国内滇池、巢湖等重污染湖泊治理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方案,推动行业向低碳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